- 阅读权限
- 70
- 帖子
- 积分
- 精华
- 注册时间
- 1970-1-1
- 最后登录
- 2015-10-20
升级 0% - UID
- 187629
- 精华
- 金钱
-
- 注册时间
- 1970-1-1
- 最后登录
- 2015-10-20
|
邑 yì(根据隶定字形解释)会意。字从囗(wéi),从巴。“巴”意为“附着”、“黏着”。“囗”指“国”、“城”。“巴”与“囗”联合起来表示“附属国”、“卫星城”。本义:(大国的)附属国、(首都的)卫星城。说明:商代甲骨文有“大邑商”,那是指作为国都卫星城而言的古商丘城。辨析:都和邑。“都”字从者,从邑。“者”本指“非农户口家庭”、“城市居民家庭”,特指“皇家”、“王室”。故“都”是特指居住有帝王家庭的城邑。“邑”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、城邦。例句: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先秦民众聚居地,包括城市或村镇及其附属田地。商代甲骨文即有“作邑”的记载,并称都城为“大邑商”,还卜问其年成收歉;《尚书·盘庚》亦称所迁都城为“新邑”。说明邑可指最大的城市首都并包括其附近农田。同时,甲骨文又有“土方征于我东鄙,■二邑”,以及“廿邑”、“卅邑”等语,则应是指边区的小居民点。这种情况在西周同样存在,文王“作邑于丰”。周公“作新大邑于东国洛”,均指兴建都城;而康王封宜侯赐“邑卅又五”,厉王赐鬲从田“十又三邑”,则是指地方上的小居民点。沿袭到春秋时,便有“十室之邑”、“百室之邑”、“千室之邑”等说法,表明聚居地规模大小可以相差悬殊。所以,有的诸侯赏赐大臣一次能多到“二百又九十又九邑”。有的国,卿可以享有百邑,大夫享有九十邑;而另一些国,诸侯赏赐卿六邑;晋国的邑甚至拥有百乘兵力,其规模相当一位大臣的全部采地。进入战国,“千丈之城、万家之邑相望”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殖,城邑也迅速扩大增多。较大的都邑常有版筑城垣环绕,传说王都方九里,诸侯国都方五里或三里不等,国内其他城邑则相应缩减规模。所谓“邑无百雉之城”,是说国都之外的城市最大的也不过城周三百丈而已,这当是春秋以前的情况。汉以后,皇后、公主所食之县曰邑,各级封爵的封国亦往往称之为“封邑”或“国邑”。
|
|